找到相关内容21992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生死根本”解惑──记一封印公导师的手谕

    “生死根本”解惑──记一封印公导师的手谕  /释昭慧  七十二年四月,我住在大冈山大愿精舍,正勤读妙云集未久,每每因其中对法义与戒律的见解,化除了自己长久在传统佛学领域中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而雀跃不已。  只有一点我最骇异,因为“妙云集”中不只一次提到:淫欲不是生死根本。我不禁疑惑了!我觉得:导师的著眼点似乎是放在男女相互占有的私欲私利与有情之和乐善生的社会冲突。但所谓“淫欲是障道法”,它的深义...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3352959.html
  • 十一世班禅:农奴翻身解放符合西藏人民根本利益

    在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北京接受了记者专访,班禅表示,50年前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得到了翻身解放,这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完全符合佛教宗旨。 3月28日就将迎来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9岁的十一世班禅称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他说自己作为旧西藏农奴的后裔,心情格外激动。 班禅说,旧西藏是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三大领主骑在...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20372137149.html
  • 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

    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  出处:《龟兹学研究》第一辑 作者:李瑞哲   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最早主要流行于印度的北部和西北部,由于高僧的传教活动,传播到中国西域...小乘佛教经典内容在中心柱石窟主室的布局和反映  关于起塔和中心柱的关系,《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三记载:“尔时世尊,以神变力持佛发、爪与邬波斯迦。彼得发爪,便立窣堵波。时彼逝多林天神,便以百枝伞...

    李瑞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0968564.html
  • 略论宗教的根本特征和佛教的两大特色

    略论宗教的根本特征和佛教的两大特色   肖大志(达之)   一、超越幻象:宗教的根本特征   众所周知,相对于世间具体的错综复杂的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宗教更关心的是永恒的问题、超越性的问题、本原性的问题等宇宙和生命的根本问题。对永恒的企盼,对广阔无穷的宇宙时空的探究,对短暂的人身、无常的际遇和狭窄的生活领域的超越,对生活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对生命究竟实际的追求,也即永恒的问题、超越性的问题、...

    肖大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80069500.html
  •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现行佛教教育、僧团管理、弘法布教缺乏相关制度作为保障。本文立足于教界自身建设,提出“一个根本,三大要领”的解决方案。一个根本,即建设契合当代的大众化修学体系。三大要领,分别是...考察。我觉得,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一套契理、契机且操作性极强的修学体系为纲领,影响大众学修自不待言,佛教教育、僧团管理和弘法布教同样会存在缺陷。原因在于,教育、管理、弘法都离不开修学体系这...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3842512.html
  • 根本及部派佛教缘起观所展开的契机

    根本及部派佛教缘起观所展开的契机   演培法师   一 绪说   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在于缘起说,这在佛教的学者中,可说谁都没有异议的。因为佛陀的立教,就是以缘起为大本的。所以,不论古代或近代的...作为发达的契机究是什么,我觉得有理解他的必要。关于这问题,本可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性空唯名佛教、虚妄唯识佛教、真常唯心佛教一直说上去的,可是在这里,我想先就根本佛教与部派佛教所有缘起观展开的契机,略...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4354821.html
  • 佛使比丘答:佛教中最简要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佛教中最简要的根本思想是什么?” 佛使比丘答:   引用佛陀最简短的一句话来回答:“一切都不要执着!”这句话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简明格言。我们不必花时间到浩翰的三藏(Tipitaka)中去寻找答案,因为佛陀已用这句话,把佛教教义描述得相当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诲,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这么一句话—&...

    佛使比丘

    一问一智慧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8392511191.html
  • 如本法师答:如何才是修行法门的根本呢?

      如本法师答:佛法以心为根本,八万四千法门不离汝心,权实二法不离心,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圣教不离如来心地所流露,成佛作魔不离汝心,上升下坠不离汝心,四圣六凡不离心所作为,心为万法之本源也。   若论修行,当论其心,当解其心,究竟明心见性,不枉修行之志也。   四祖道信大师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权实二法,...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170712856.html
  • 出世之教与治世之道——试论儒佛的根本分际

    地狱救度众生,亦未单说出世。因此只是从现象上来看问题,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本质。  分判一种教说是出世的还是入世的,关键要看它对社会世间和人性的根本态度观点,如果说它是采取否定的态度,就说明其为出世之教,...出世色彩,佛教更是将此推至极致,它对人生世间甚至人性本身采取了彻底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原始佛教时期表现得更为突出,释迦牟尼最初说法,即宣示了苦、集、灭、道四圣谛,其中又以苦谛为根本。人生是苦是全部佛教...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4340769.html
  •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之根本精神——“无我相”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之根本精神——“无我相”  张弢  [海口]海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6-53页  --------------------------------------------...Universal Union"  【作者简介】张弢 讲师;四川联合大学成都 610064  【摘 要 题】儒、释、道三家哲学的共同特征是“无我相”;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也是“无我相”。代表儒释道三家精神...

    张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4458356.html